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

[日]赤羽雄二

无法读书的五个理由

  1. 工作太忙,没时间读书-将读书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
  2. 不知道应该读什么-提升对“自己需要的书”的灵敏度
  3. 没读完的书不断增多-彻底读完一本书再去读其他书
  4. 工作繁忙不知是否应该读书-越忙越想读书...
  5. 无法专注地读书-关闭手机电源

读书的优点

  1. 不断积累知识,了解自己未知的领域-掌握更多的话题
  2. 开阔视野、提升实力-从整体看待问题
  3. 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-终身成长
  4. 培养领导才能-培养情操,了解他人想法
  5. 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-激发想象力,丰富想法
  6. 制定抢先未来的对策-提升洞察力和推理能力
  7. 激发干劲-产生求知欲

保证读书时间的方法

  1. 确保最基本的读书时间-将读书的优先顺序提取,有意识地通过读书汲取知识
  2. 创作读书时间-集中一个时间看书
  3. 在时间表上添加读书时间-千万不要把读书看成一种爱好或消磨时间的手段,而应该将它视为一天中工作的一环
  4. 培养适合自己的读书时间-读书目的明确、方法得当、张弛有度
  5. 只在有需要时读书-将读书视为成长的契机,运用书中学到的知识改变自身的行动
  6. 用社交网络召集读书伙伴-互相监督、学习、分享

集中读书法

  1. 将书中内容转化为数据库-标注书本到手时的日期,写明阅读后对本书的评价,对好的内容进行特殊标记(荧光笔、折页等)
  2. 读完立即整理笔记
  3. 专注阅读一本书
  4. 尽量购买书籍阅读-可以尽情的批注
  5. 买书后即可开始阅读-保持热情
  6. 不在阅读时做笔记- 会分散精力
  7. 即使有不理解的地方,也不要重读?- 提升阅读速度,阅读一本书1-2小时就能读完
  8. 读书时尽量关闭网络和手机-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
  9. 思考为什么要读这本书-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,能学到什么。拥有目标意识,积极把握能够激发好奇心与问题意识的机会
  10. 不用过多的时间整理书架

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

  1. 限制读书时间,用更多的时间输出-在工作中运用,写博客,做演讲
  2. 分享读书成功,提升沟通能力
  3. 展开深入广泛的讨论
  4. 在“读书档案”上写明目标,付诸行动-阅读的目的、阅读后的收获感受、阅读后会采取哪些行动过、3个月后会做什么,有什么改变
  5. 读书后立即写博客-确定一个自己最关注的主题、事先决定文章的提纲、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事例、使用定时器催促自己完成(30分钟)。(那读完书是立马写笔记还是立马写博客啊?)
  6. 半年后重新阅读-精彩的书仔细重读,一般的阅读标注的内容

不在无趣的书上浪费时间-提高信息敏感度

  1. 30岁前读300本书-各类书籍都涉猎
  2. 完成读书目标后,继续坚持读书-一周一本、一月4本、一年50本。(1.5~2.5小时内读完一本书)
  3. 使用谷歌资讯收集信息(资讯网站、公众号)-根据关键词推送每日相关资讯,每天早晚各花30分钟阅读相关报道、资讯,积极参与各类展会和研讨会
  4. 问题意识打造高深见解和洞察力-抓住问题的本质
  5. 阅读优秀作家的全部作品
  6. 关注前辈、朋友的书架
  7. 不随意买书-精挑细选,掌握知识,融会贯通
  8. 延后阅读畅销书-畅销不一定有阅读价值和收获
  9. 规划未来5年的目标
  • 首先临时设定一个目标
  • 再次探讨暂定的目标是否合理
  • 收集信息,确认假说
  • 尽可能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
  • 修正假说,确立新目标
  1. 提高信息敏感度的7个习惯
  • 工作再忙也要不间断地收集信息
  • 始终要有个人独到见解
  • 将自己的意见传递给他人
  • 只差一步未能成功,即便如此也不纠结
  • 想办法让自己重新振作,思考补救的办法
  • 在各个年龄层中有两位可以商讨的人
  • 要拥有足够的自信